跳到主要內容

育兒的第一年


回頭看看這一年,真的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了。

時間拉回到2015年的七月,安胎出院沒多久,醫生交代滿37週,可以停吃安胎藥了,停藥的隔天早上,也就是26號,異常的腰痠感湧現,想想也許就是今天了,趕緊沖了澡就踏上計程車,在車上打電話給爸爸:「我覺得我好像要生了。」

大約九點開始陣痛,痛到無法開口說話,爸爸只能在一旁手足無措。男人啊,真的是太狡猾了,製造孩子的過程只參與了快樂的開始,剩下的是女人的事,初期孕吐到厭世,後期身材暴肥走樣,以及無法控制的嚴重偏食,到現在躺在待產室,痛到只能流無聲的淚...還好,孩子的爸爸很溫柔,還好,寶貝女兒健康的來到這個世界。


初為人母的喜悅只維持了兩天,對,兩天,第三天就瘋狂漲奶,從前胸前的軟綿綿,現在是硬邦邦且熱又痛,護理師輕揉一下,我的奶就跟著眼淚一起噴出來了。這個狀態維持了三天左右,這三天憂鬱得讓我除了哭,什麼都不想做。

隨著小乖滿月,對於育兒,我似乎也越來越上手了(才怪),接著遇到了新生兒時期的大魔王——「腸絞痛」,因為肚子脹氣不舒服而哭鬧,不是只有哭一下,是哭一整個晚上,再說一次,整晚!我躺在床上耐心的哄著她,溫柔的哄著她,無奈的哄著她...到摟著她一起大哭,拜託妳不要哭了,妳哭媽媽心痛也心慌啊,而且大半夜的妳要我怎麼辦啊親愛的!這種崩潰持續了一週,在換了配方奶和益生菌的幫忙之下,又過了一個難關。

從前聽講座時,講師告訴我們「分離焦慮」大約是寶寶六個月大左右時開始,一直到一歲是高峰。可是,小乖三個月大就開始焦慮了,走極親密育兒派的我當起尤加利樹,小乖則是我的無尾熊,買東西揹、洗衣曬衣揹、備料煮飯也揹,洗澡更是趁著小睡的空檔快速15分鐘內洗好。其他無法揹著的時間,就讓她緊靠著我,或者乾脆抱著。說真的,在旁人看來辛苦,但我卻非常珍惜也非常享受這樣的甜蜜,想想再過個一兩年就不要媽媽抱了,怎麼捨得呢?事實上,也的確到她十個月大左右,就能自己玩、隔著柵欄看著我煮飯,甚至偶爾會抗拒我的抱抱。


即將滿一歲的前兩週,小乖被傳染了感冒,原以為只是小小感冒,最後演變成中耳炎,這一拖,病程就拖了11天,期間還傳染給爸爸和媽媽。小乖的鼻子像關不緊的水龍頭,晚上更是一直被自己的咳嗽聲嚇醒,媽媽除了心疼還是心疼。在接觸到抗生素後引起腸胃不良反應,一天一拉就是20次以上,洗屁股洗到手軟,尿布更是消耗得兇。還好,她的精神狀況一直很好,這讓我們很是欣慰,只是可惜了我們為她策劃的生日派對,不過爸爸說訂的蛋糕不要取消,就讓我們一家三口一起慶祝這特別的日子。


現在回頭看看這一年,真的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了,關關難過關關過。當一個媽媽,絕對是身體與心靈上的地獄磨練,磨練妳崩潰的同時臉上卻能掛著慈愛的微笑,磨練妳疲憊不堪的同時卻又覺得滿足快樂。每天都在互相矛盾的情緒中度過,但這不是後悔的意思,跟著孩子一起成長,我很快樂。

期許未來的自己能更溫柔堅定。
期許小乖平安健康長大。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廚房日誌-紅燒魴魚

紅燒魚系列一直是我的拿手菜,原因完全是因為媽媽自己很喜歡吃,冬天煮時,切點小辣椒,吃來暖胃,夏天時多加一些些的砂糖,鹹甜開胃,勺起一些湯汁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,好像又能再多吃一碗飯了呢。 最近特別喜歡用魴魚(多利魚)拿來做紅燒魚,一來便宜(一公斤才100塊),再來無刺,一點腥味或土味都沒有,口感鮮嫩又帶點Q,怎麼煮肉都不會老,不論煎煮烤炸、清淡或重鹹,魴魚都能成為料理的主角,難怪是法式餐飲中常使用的海鮮。 準備材料:魴魚三片、蔥兩支、蒜兩瓣、老薑一條、麵粉、醬油、砂糖。 步驟一:魴魚完全退冰後,在魚片中間對切,接著拿廚房紙巾把魚的水分壓乾,兩面均勻沾上麵粉後靜置備用。 *拿紙巾壓乾水分的這個動作非常重要,煎的時候才不會一直滲水出來,確保能把魚表面煎得酥香。 步驟二:蔥切段,分蔥白和蔥綠,蒜去膜切薄片,薑去皮切片備用。 *薑大概放個五片左右就夠了,我自己則喜歡多放幾片,薑的香氣和砂糖混合後很迷人。 步驟三:取一小碗調和調味料,小碗內放約七分滿的水、醬油三湯匙、砂糖一湯匙備用。 步驟四:平底鍋內放一湯匙油,開中小火燒熱後放魴魚,單面煎四分鐘後翻面,再煎兩分鐘。 步驟五:鍋邊再放一湯匙油,放蔥白及蒜片、薑片爆香,直到聞到濃濃蔥蒜香氣。 步驟六:加入調味料,煮約兩分鐘後再翻面,這時可以稍微試一下味道,比平常吃的口味略鹹一點即可。煮到湯汁快收乾,加入蔥綠再煮一下,即可熄火裝盤。

臭臉乖的林安泰古厝抓周記

在小乖六個月左右時,媽媽開始研究各家抓周活動,價格都在千元以上,多一個人觀禮再多加收費用,媽媽的荷包實在傷不起呀。後來聽友人們說,設籍台北市的父母和寶寶可以免費在林安泰古厝抓周,2/21那天一早,官網一開放,媽媽就火速報名,還好報進去了,再晚一點看可是一個名額都沒有了。 林安泰古厝因為移遷改建而未列入古蹟,但仍為台灣閔式古宅的代表作,當我們走進去還真的大開眼界,偌大的庭園,古色古香的磚瓦,映在滿滿荷葉的大池塘,就是可惜了天氣,突然的大雨讓我們只能在屋內參觀,沒能走向屋外精心設計的庭園造景和假山迷宮。 大雨、34度的氣溫,加上預備抓周的人潮,讓古厝內非常不通風,又濕又黏又悶,大人們都汗珠直落,小人兒們更是悶到頭髮衣服都濕了。也因此,我們今天的主角小乖,從頭臉臭到尾,不過媽媽還是覺得她很棒,不哭不鬧,也配合著拍了好幾張照片,主持抓周的活動主持人講解古厝及抓周歷史時,也沒失控尖叫,真是個好女孩兒(根本是媽媽老王賣瓜)。 抓周的流程為:踩麵龜、吃米香、抓周。每個流程配合一段吉祥話,都是期許我們的寶貝能平安、健康、一切順心。雖然抓周這個活動在古時候稱為「試兒」,用以預測孩子將來的興趣或者職業,不過,身為父母的我們不怎麼在意,只要小乖能平安健康,當個善良正直的人,這樣就夠了。 整個抓周,小乖先後抓了麥克風、水彩盤、玩具車,最後緊抓著尺不放,媽媽在心裡暗想,難道要和媽媽一樣將來從事設計相關產業嗎?雖然才想她未來平安健康就足夠,但在台灣,設計這塊真的吃力不討好呀...當父母的,真的是操不完的心啊。

感冒了

小乖感冒了,直到現在,除了前兩個月突然毫無症狀的發燒又退燒,小乖幾乎沒生病過,這讓我有點慌張。她昨晚一直睡不好,明顯聽得出呼吸時鼻息聲變大,似乎是鼻塞,含著奶嘴又不好呼吸,吐掉奶嘴又哭鬧大叫,夜裡反覆幾次,我一下拍背安撫,一下摟著她,舒緩了沒多久又再次哭鬧,媽媽實在好心疼。 早上起床後開始咳嗽,有點痰音,早餐食量正常、活動力正常,依然是爬給我追再賊笑的臭小孩,我還是打電話給爸爸,告訴爸爸小乖生病了,等他回來我們帶她去看醫生。 進入診所,抱小乖上診療椅後,醫生問診並準備幫她吸鼻涕,護理師雙手按著她的頭,我緊抱她,醫生開始動作,她極力掙扎並聲嘶力竭的大哭...唉,媽媽的心都碎了,雖然知道她很難受,知道她不喜歡,但為了她的鼻子能舒緩點...結束抽鼻涕後,護理師幫忙量了耳温,低度發燒,醫生診斷是小感冒,但交代若明天還在燒,必須回診做流感快篩。 午餐我們吃了水餃,特地買了小乖最愛的玉米口味,可能病情又稍微重了些,水餃愛吃不吃的。從診所回來後,一直扁著嘴看我們,彷彿世界上她最信任的人背叛了她一般。媽媽真的不願意啊,寶貝。 餐後再餵她吃藥,果然又是一陣掙扎哭鬧,吃完藥沒多久,藥效就讓她睏得連玩具都不想碰。量完體溫正常後,我摟著她輕拍背,她便沈沈睡去,也好,睡眠是最好的感冒特效藥,雖然時不時被自己的咳嗽嚇醒哭鬧,但拍幾下又能睡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