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Calibowl與小乖的第一次自己吃飯

購入了號稱嬰兒界人手一碗的強力吸盤Calibowl碗後,就迫不及待試用,果然名不虛傳!它緊緊吸著Ikea餐椅不放,我甚至能拉著碗,直接把餐椅給提起來,就不知道是否合小乖使用了。 選了一個悠哉的週六上午,先把小乖餵了半飽後,接著脫光她的衣服、把餐椅下撲滿報紙、Calibowl就定位,我們就開始吧!果然是菜林飯雨,爸爸媽媽都被油膩的菜飯重擊,但小乖玩得好不快樂呀! 待小乖玩了一陣子後,讓她的右手抓著湯匙,而我握著她的右手,抓著她勺起碗裡的飯菜,一邊引導她:「勺飯、來、啊——」很順利的完成了第一次、第一口,再接著第二口、第三口……其實吃得比我想像好很多了呢,倒是爸爸一邊看、一邊碎唸:「這樣好浪費啊!」我回他:「剛開始都是這樣的啊,不然你期待她能吃得又快又乾淨嗎?而且,你看她玩得很開心呀,這才是最重要的,吃飯就是一件快樂的事。」爸爸才點頭表示同意。 雖然後續洗小孩、洗碗、洗餐椅、收拾報紙和當跪婦撿飯粒花不少時間,但只要小乖吃得開心,也有真的把飯吃進去,一切就無所謂了。
最近的文章

廚房日誌-泰式檸檬豬肉

上週末一家人一起去公館逛街,隨意挑了一間泰式料理用餐,點了他們的檸檬豬肉。豬肉表面煎得香脆,內裡柔嫩,搭配香酸鹹辣的檸檬沾醬,開胃又下飯,爸爸直誇好吃。於是今天就憑著記憶做出這道檸檬豬肉,還好沒有讓爸爸失望。 準備材料:梅花豬肉300克、香菜一小束、小辣椒一支、蒜頭兩顆、檸檬半顆、糖、鹽、魚露。 步驟一:豬肉洗淨擦乾切厚片(約小指頭的厚度)兩面皆抹上一層薄鹽備用。 步驟二:香菜洗淨瀝乾切除根部,蒜頭去皮去尾端較硬的部分,小辣椒洗淨取半支,全部一起放進切碎盒打碎備用。 *用刀子一一剁成碎末也可以。 步驟三:檸檬洗淨取半顆擠汁,加入20ml魚露、一小匙鹽巴、兩小匙糖,以及步驟二材料,一起拌成沾醬備用。 步驟四:豬肉直接放到平底鍋內開中小火,正反兩面各煎四分鐘,再各煎兩分鐘,即可取出置於沾板上冷卻。 步驟五:待豬肉摸起來不燙手後,即可切成條狀裝盤上桌。 檸檬沾醬內可加點白胡椒粉增加香氣。煎豬肉時,也可以在豬肉的油逼出來後,加一些蒜片下去一起煎,增加豬肉的香氣。

寶寶食譜-番茄肉醬/紅醬

第一次製做寶寶紅醬,是在小乖大約8M左右時,記得那陣子副食品的量稍微有下降,媽媽就上網找了寶寶紅醬食譜,搭配一口大小煮得軟爛的貝殼麵,小乖很賞臉,八分滿的麵都吃光光。這次製做寶寶紅醬則是為了蔓蔓,想說換換口味,意外的受到蔓蔓熱愛呢。 這次的版本和網路上搜尋到的略有不同,多了幾個步驟,但是更香更濃郁。如果寶寶最近因為天氣熱食不下嚥,建議可以試試看,拌白飯、白粥、義大利麵都很適合,酸香帶甜,非常開胃。 準備材料:牛番茄一顆、洋蔥半顆、蘋果半顆、蒜頭二至三顆、絞肉隨意,以及橄欖油和鹽巴、水。 步驟一:牛番茄及洋蔥洗淨切塊,再分別使用攪拌棒所附的切碎盒打碎備用。 若沒有切碎盒也不要緊,可以用菜刀慢慢剁成末。 步驟二:蒜頭去皮切除屁股比較硬的部分,切成蒜末備用。 步驟三:蘋果洗淨去皮及籽,磨成泥後備用。 步驟四:起鍋倒入少許橄欖油爆香蒜末,接著放入洋蔥末炒到金黃化(焦糖化)。 步驟五:加入絞肉,炒至絞肉變色。 步驟六:加入番茄末、水、蘋果泥,以及一小匙鹽巴。 水的量約80至100ml皆可,鹽巴可不加。 步驟七:煮至湯汁差不多收乾後,試一下味道即可起鍋囉。 橄欖油想代用其他的油類也可以。另外也可以在步驟六之前加入一些切碎的菇類,例如:鴻喜菇、杏鮑菇,增添不同風味。

副食品的高湯粥底

關於副食品(離乳食)的堅持,對於已經可以吃粥的寶寶,我都會先煮一鍋高湯當粥底使用。一歲以前,寶寶的食物通常不會加鹽巴調味,如果當餐使用的蔬菜帶有一些苦或澀,例如莧菜和菠菜,即使加了肉,還是蓋不掉蔬菜原有的風味。 另一個使用高湯的原因,是考慮到寶寶在可以吃肉以前,至少吃了兩個月以上的食物泥,口味上會比較不好變化,這時候可能就有些寶寶會因為吃膩而不再張口,加入高湯當粥底,口味上會更有不同層次變化。 一開始我會推薦使用玉米、紅蘿蔔及排骨製作高湯,玉米和蘿蔔能讓湯充滿自然甜味,排骨讓湯充滿香氣。煮好後放涼,撈起玉米用菜刀切下玉米粒,加上蘿蔔一起使用手持攪拌機的切碎盒打碎。白米洗淨,加入湯、打碎的蔬菜、絞肉再次放入電鍋,待一小時後,就是一鍋香噴噴,連大人都能接受口味的粥。 洋蔥也是煮高湯的好幫手,尤其洋蔥有個很厲害的功用——增強免疫力,菇類也是,而且菇類還能幫助腸胃蠕動。我自己很常使用洋蔥入菜,煮到熟爛幾乎入口即化,煮到略金黃化(焦糖化)吃起來脆口多汁。使用洋蔥的話,我通常會加入去骨雞腿、蘿蔔、鴻喜菇,一樣煮好後放涼、打碎,加入白米、湯一起煮成粥。 #未滿九個月的寶寶不建議使用菇類入菜。 使用昆布製作高湯也是很好的方法,昆布能讓每一粒米充滿自然鮮味,即使加入其他肉類一起煮粥,整碗粥吃起來依然清爽不膩口。除了昆布,能另外再加入柴魚或者蛤蜊煮高湯,都能讓湯自然鮮甜。 以上的高湯,撈出寶寶需要的部分後,再重新加熱調味,就又是一道餐桌上的美味。昆布高湯建議可以分做成15ml左右的冰磚(冰塊),每一次炒菜都可以加入,取代味精外,整盤菜就又多了鮮味。

育兒的第一年

回頭看看這一年,真的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了。 時間拉回到2015年的七月,安胎出院沒多久,醫生交代滿37週,可以停吃安胎藥了,停藥的隔天早上,也就是26號,異常的腰痠感湧現,想想也許就是今天了,趕緊沖了澡就踏上計程車,在車上打電話給爸爸:「我覺得我好像要生了。」 大約九點開始陣痛,痛到無法開口說話,爸爸只能在一旁手足無措。男人啊,真的是太狡猾了,製造孩子的過程只參與了快樂的開始,剩下的是女人的事,初期孕吐到厭世,後期身材暴肥走樣,以及無法控制的嚴重偏食,到現在躺在待產室,痛到只能流無聲的淚...還好,孩子的爸爸很溫柔,還好,寶貝女兒健康的來到這個世界。 初為人母的喜悅只維持了兩天,對,兩天,第三天就瘋狂漲奶,從前胸前的軟綿綿,現在是硬邦邦且熱又痛,護理師輕揉一下,我的奶就跟著眼淚一起噴出來了。這個狀態維持了三天左右,這三天憂鬱得讓我除了哭,什麼都不想做。 隨著小乖滿月,對於育兒,我似乎也越來越上手了(才怪),接著遇到了新生兒時期的大魔王——「腸絞痛」,因為肚子脹氣不舒服而哭鬧,不是只有哭一下,是哭一整個晚上,再說一次,整晚!我躺在床上耐心的哄著她,溫柔的哄著她,無奈的哄著她...到摟著她一起大哭,拜託妳不要哭了,妳哭媽媽心痛也心慌啊,而且大半夜的妳要我怎麼辦啊親愛的!這種崩潰持續了一週,在換了配方奶和益生菌的幫忙之下,又過了一個難關。 從前聽講座時,講師告訴我們「分離焦慮」大約是寶寶六個月大左右時開始,一直到一歲是高峰。可是,小乖三個月大就開始焦慮了,走極親密育兒派的我當起尤加利樹,小乖則是我的無尾熊,買東西揹、洗衣曬衣揹、備料煮飯也揹,洗澡更是趁著小睡的空檔快速15分鐘內洗好。其他無法揹著的時間,就讓她緊靠著我,或者乾脆抱著。說真的,在旁人看來辛苦,但我卻非常珍惜也非常享受這樣的甜蜜,想想再過個一兩年就不要媽媽抱了,怎麼捨得呢?事實上,也的確到她十個月大左右,就能自己玩、隔著柵欄看著我煮飯,甚至偶爾會抗拒我的抱抱。 即將滿一歲的前兩週,小乖被傳染了感冒,原以為只是小小感冒,最後演變成中耳炎,這一拖,病程就拖了11天,期間還傳染給爸爸和媽媽。小乖的鼻子像關不緊的水龍頭,晚上更是一直被自己的咳嗽聲嚇醒,媽媽除了心疼還是心疼。在接觸到抗生素後引起腸胃不良反應,一天一拉就是20次以上,洗屁股洗到手軟,尿布更是消耗得兇。還好...

廚房日誌-香煎雞腿排

有個熱愛吃肉(但挑食)的老公,餐點其實很好處理,但我是比較喜歡吃蔬菜的老婆,每次料理起來都有點棘手。一餐裡面沒有肉,就像沒有主菜,沒有吃飯的感覺,連續兩餐吃同樣口味的肉料理又容易膩,所以我們家的午餐及晚餐,用料即使一樣,口味也絕對是不同的。 今天介紹爸爸和媽媽都喜歡的雞肉料理--香煎雞腿排,皮脆肉嫩又多汁,一口咬下,滿滿雞肉的香甜,做法簡單也非常下飯,重點是煎兩隻雞腿排起來,成本從來不超過台幣80塊唷! 準備材料:去骨雞腿排兩隻、鹽巴。 步驟一:雞腿洗淨切除多餘的皮和脂肪,省略切皮也可以。 步驟二:雞腿正面(皮)用刀尖或叉子,將整片皮都戳出小洞,預防煎的時候縮起來,也方便稍後醃漬入味。戳的時候會覺得洞很明顯,但放心,起鍋後洞是完全看不到的。 步驟三:雞腿反面(肉)直切個幾刀,預防肉比較厚的部分煎不熟,如下圖。 步驟四:正、反面各灑上一小湯匙的鹽巴抹勻,口味略重的人,反面可再灑上一點點烹大師。 步驟五:皮向下置入平底鍋,開中小火,蓋上鍋蓋,正面煎四分鐘,拿起鍋蓋後翻面,反面煎四分鐘,再正面煎一分半、反面煎一分半即可起鍋。 *可以在抹鹽後,雞腿皮均勻沾上麵粉,起油鍋再下鍋煎,皮會更脆。 *可以切點蔥花,雞腿起鍋關火後,蔥花丟入鍋子的雞汁雞油裡,讓鍋子的餘熱泡蔥花泡個30秒,撈起來淋在飯或雞腿上,都是美味加分! 上圖是沒沾麵粉直接煎的樣子,下圖是皮沾了麵粉煎的樣子。

感冒了

小乖感冒了,直到現在,除了前兩個月突然毫無症狀的發燒又退燒,小乖幾乎沒生病過,這讓我有點慌張。她昨晚一直睡不好,明顯聽得出呼吸時鼻息聲變大,似乎是鼻塞,含著奶嘴又不好呼吸,吐掉奶嘴又哭鬧大叫,夜裡反覆幾次,我一下拍背安撫,一下摟著她,舒緩了沒多久又再次哭鬧,媽媽實在好心疼。 早上起床後開始咳嗽,有點痰音,早餐食量正常、活動力正常,依然是爬給我追再賊笑的臭小孩,我還是打電話給爸爸,告訴爸爸小乖生病了,等他回來我們帶她去看醫生。 進入診所,抱小乖上診療椅後,醫生問診並準備幫她吸鼻涕,護理師雙手按著她的頭,我緊抱她,醫生開始動作,她極力掙扎並聲嘶力竭的大哭...唉,媽媽的心都碎了,雖然知道她很難受,知道她不喜歡,但為了她的鼻子能舒緩點...結束抽鼻涕後,護理師幫忙量了耳温,低度發燒,醫生診斷是小感冒,但交代若明天還在燒,必須回診做流感快篩。 午餐我們吃了水餃,特地買了小乖最愛的玉米口味,可能病情又稍微重了些,水餃愛吃不吃的。從診所回來後,一直扁著嘴看我們,彷彿世界上她最信任的人背叛了她一般。媽媽真的不願意啊,寶貝。 餐後再餵她吃藥,果然又是一陣掙扎哭鬧,吃完藥沒多久,藥效就讓她睏得連玩具都不想碰。量完體溫正常後,我摟著她輕拍背,她便沈沈睡去,也好,睡眠是最好的感冒特效藥,雖然時不時被自己的咳嗽嚇醒哭鬧,但拍幾下又能睡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