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17的文章

廚房日誌-泰式檸檬豬肉

上週末一家人一起去公館逛街,隨意挑了一間泰式料理用餐,點了他們的檸檬豬肉。豬肉表面煎得香脆,內裡柔嫩,搭配香酸鹹辣的檸檬沾醬,開胃又下飯,爸爸直誇好吃。於是今天就憑著記憶做出這道檸檬豬肉,還好沒有讓爸爸失望。 準備材料:梅花豬肉300克、香菜一小束、小辣椒一支、蒜頭兩顆、檸檬半顆、糖、鹽、魚露。 步驟一:豬肉洗淨擦乾切厚片(約小指頭的厚度)兩面皆抹上一層薄鹽備用。 步驟二:香菜洗淨瀝乾切除根部,蒜頭去皮去尾端較硬的部分,小辣椒洗淨取半支,全部一起放進切碎盒打碎備用。 *用刀子一一剁成碎末也可以。 步驟三:檸檬洗淨取半顆擠汁,加入20ml魚露、一小匙鹽巴、兩小匙糖,以及步驟二材料,一起拌成沾醬備用。 步驟四:豬肉直接放到平底鍋內開中小火,正反兩面各煎四分鐘,再各煎兩分鐘,即可取出置於沾板上冷卻。 步驟五:待豬肉摸起來不燙手後,即可切成條狀裝盤上桌。 檸檬沾醬內可加點白胡椒粉增加香氣。煎豬肉時,也可以在豬肉的油逼出來後,加一些蒜片下去一起煎,增加豬肉的香氣。

寶寶食譜-番茄肉醬/紅醬

第一次製做寶寶紅醬,是在小乖大約8M左右時,記得那陣子副食品的量稍微有下降,媽媽就上網找了寶寶紅醬食譜,搭配一口大小煮得軟爛的貝殼麵,小乖很賞臉,八分滿的麵都吃光光。這次製做寶寶紅醬則是為了蔓蔓,想說換換口味,意外的受到蔓蔓熱愛呢。 這次的版本和網路上搜尋到的略有不同,多了幾個步驟,但是更香更濃郁。如果寶寶最近因為天氣熱食不下嚥,建議可以試試看,拌白飯、白粥、義大利麵都很適合,酸香帶甜,非常開胃。 準備材料:牛番茄一顆、洋蔥半顆、蘋果半顆、蒜頭二至三顆、絞肉隨意,以及橄欖油和鹽巴、水。 步驟一:牛番茄及洋蔥洗淨切塊,再分別使用攪拌棒所附的切碎盒打碎備用。 若沒有切碎盒也不要緊,可以用菜刀慢慢剁成末。 步驟二:蒜頭去皮切除屁股比較硬的部分,切成蒜末備用。 步驟三:蘋果洗淨去皮及籽,磨成泥後備用。 步驟四:起鍋倒入少許橄欖油爆香蒜末,接著放入洋蔥末炒到金黃化(焦糖化)。 步驟五:加入絞肉,炒至絞肉變色。 步驟六:加入番茄末、水、蘋果泥,以及一小匙鹽巴。 水的量約80至100ml皆可,鹽巴可不加。 步驟七:煮至湯汁差不多收乾後,試一下味道即可起鍋囉。 橄欖油想代用其他的油類也可以。另外也可以在步驟六之前加入一些切碎的菇類,例如:鴻喜菇、杏鮑菇,增添不同風味。

副食品的高湯粥底

關於副食品(離乳食)的堅持,對於已經可以吃粥的寶寶,我都會先煮一鍋高湯當粥底使用。一歲以前,寶寶的食物通常不會加鹽巴調味,如果當餐使用的蔬菜帶有一些苦或澀,例如莧菜和菠菜,即使加了肉,還是蓋不掉蔬菜原有的風味。 另一個使用高湯的原因,是考慮到寶寶在可以吃肉以前,至少吃了兩個月以上的食物泥,口味上會比較不好變化,這時候可能就有些寶寶會因為吃膩而不再張口,加入高湯當粥底,口味上會更有不同層次變化。 一開始我會推薦使用玉米、紅蘿蔔及排骨製作高湯,玉米和蘿蔔能讓湯充滿自然甜味,排骨讓湯充滿香氣。煮好後放涼,撈起玉米用菜刀切下玉米粒,加上蘿蔔一起使用手持攪拌機的切碎盒打碎。白米洗淨,加入湯、打碎的蔬菜、絞肉再次放入電鍋,待一小時後,就是一鍋香噴噴,連大人都能接受口味的粥。 洋蔥也是煮高湯的好幫手,尤其洋蔥有個很厲害的功用——增強免疫力,菇類也是,而且菇類還能幫助腸胃蠕動。我自己很常使用洋蔥入菜,煮到熟爛幾乎入口即化,煮到略金黃化(焦糖化)吃起來脆口多汁。使用洋蔥的話,我通常會加入去骨雞腿、蘿蔔、鴻喜菇,一樣煮好後放涼、打碎,加入白米、湯一起煮成粥。 #未滿九個月的寶寶不建議使用菇類入菜。 使用昆布製作高湯也是很好的方法,昆布能讓每一粒米充滿自然鮮味,即使加入其他肉類一起煮粥,整碗粥吃起來依然清爽不膩口。除了昆布,能另外再加入柴魚或者蛤蜊煮高湯,都能讓湯自然鮮甜。 以上的高湯,撈出寶寶需要的部分後,再重新加熱調味,就又是一道餐桌上的美味。昆布高湯建議可以分做成15ml左右的冰磚(冰塊),每一次炒菜都可以加入,取代味精外,整盤菜就又多了鮮味。